这是一个发生在井冈山大山深处的教学传奇:一个农村教师,克服各种难以想象的孤寂和困难,执著坚守大山深处一人一校40余年,为山里娃们编织着走出大山的梦想。一拨拨孩子走出了大山,续写着另一番崭新的人生。而他,依然默默地坚守在大山深处,继续着一个人的薪火相传。
执着坚守只为一份责任
*启迪,出生于一个农村教师家庭,父亲是井冈山市下七乡汉头教学点的一名教师。
由于下七乡地处偏远,而汉头村又是下七最远的村,临近退休的父亲整天挂念着学生,唠叨无人来接他班。*启迪回忆说:“因为没有老师愿意来村里教书,那段日子父亲茶饭不思。”
年高中毕业的*启迪为了孝顺父亲,便主动提出自己来接父亲的班。从每月10个工分的代课民办教师干起,到年通过中师考试转了正。42年间,*启迪辗转牛岙、鞋州、杨坑、汉头多个教学点,始终怀着一颗对教育事业赤诚的心,默默地奉献着。
刚到学校时,教学条件简陋,一间摇摇欲坠的老屋、几块木板钉成的讲台、黑板是直接刷在墙上、破旧的窗户没有玻璃,冬天刺骨的山风呼呼地往里灌、屋顶也是漏的,一到雨天,教室里就叮咚叮咚的下小雨,十来个孩子还要两级复式或三级复式上课。*启迪担心孩子冻着,自己掏钱买来塑料膜糊窗户;没有电灯,他跑到山里砍来松明作照明;屋顶漏了,他自己背着梯子爬上屋顶去修检。汉头村民居住比较分散,大部分学生早上出门就带好午饭,为了不让孩子吃冷饭,*启迪又挽起袖子砍柴烧水热饭。
困难没有让*启迪却步,他知道,既然选择了,就必须坚守。“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启迪总是这么说,是的,在*启迪的多方奔走,在爱心人士的捐助下,学校从瓦片破旧的教室到现在的崭新水泥校舍,从泥沙碎石的*泥路到水泥硬化的直板路,*启迪陪伴着学校和孩子们一起成长。
一人一校四十余年
刚开始,教学点分设三个年级,*启迪分身乏术,只能先上一个班,让另一个班写作业。后来,村里的人渐渐搬出去了不少,学校也变“空”了,学生最少的时候只有5个人,但他依然坚守于此。
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全面发展,*启迪开足所有课程,他同时兼任语文、数学、思想品德、体育老师,就连广播体操都不“放过”。随着外出务工人员逐渐增多,村子里的孩子大多数成了留守儿童,*启迪肩膀上的责任更重了。每天,*启迪早早接到孩子们来到学校,连上6节课,下午放学又护送孩子们回家,即使生病他也从来不缺课。*启迪的教学点每学期测试,成绩都在全乡前列。
一份耕耘,一份汗水,一份收获。如今,一拨拨孩子长大了,走出了大山,他的学生中考出了5个本科生、16个专科生。村民们说:“如果不是他坚守在这里执教,我们这里的孩子就没有书读,如果不是他的精神鼓励着娃娃,他们也不会有今天。”的确,他的学生都深记着这位深山里的启蒙老师,回家来都会来看看*老师,过节了都要打个电话发个短信问候一声,而这时是*启迪最幸福的时刻。
谢子平是下七乡杨坑小学的校长,他曾是*老师的学生,为*老师的坚守与责任所感染,师范毕业的他义无反顾地回到下七乡,投身家乡的教育事业,他说:“*老师一辈子坚守大山,穷尽一生只为了难以割舍的家乡山区教育事业,我们应该向他学习,我对我的选择不后悔。”
深山里的薪火传递者
42年如一日的教学生涯,将初时的小*老师变成了*老师,而今再熬成了老*老师。眼瞅着村里一半人都成了他的学生,他也渐渐两鬓斑白,青春不再。面对失去的一切,他无怨无悔,孩子们的书信村民们的赞誉和感激,就是他最珍贵的收获。
*启迪把全部的精力和爱给了孩子们,可是家里的大小事情还是全部落在妻子卢秋莲的肩上。“这些年家里破破烂烂的,家都不像个家。家里面的事他基本不管不顾,都过了这么多年了,我也习以为常了……”说起这些年来丈夫的不称职,一边忙着家务的卢秋莲只是轻轻地叹了一口。
妻子能够容忍*启迪对于家里的忽视,却不愿意看着*启迪不爱惜自己的身体。因为长年的站立,使*启迪患上了小腿静脉曲张。年9月又检查出肾积水,在医生的建议下,*启迪切除了左肾。经过一段时间休息,*启迪的身体逐渐恢复了。妻子劝他,不要再去学校。在广东开公司的侄子也劝他:“叔叔,你年纪也五十多了,身体又不好,教书太辛苦了,就不要去教书了,请假在家多休息一下,要不就到我公司上班,每月发元,年终奖金不少于1万。”
面对亲人的再三劝说,*启迪始终摇头,说自己舍不得那群孩子,出院后,*启迪又立即回到学校上课。有些人说他傻,非要在一棵树上吊死,问他后悔不后悔,他依然毫不犹豫地说,当教师,从来就没有后悔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