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是人体新陈代谢产生的废水。膀胱,是储存和排出尿液的“下水道”和“水泵”。人体每个昼夜需要排出的尿液为~毫升,膀胱的容量约毫升,需要定时排空,自我净化。正常人在排尿时,不急不频,不痛不痒,排完后有一种轻松舒适的感觉。如果过度地屏气憋尿,等到真正排尿时反而会觉得排尿费力,这是为什么呢?
人体膀胱储存尿液的容量是有一定限度的。在膀胱壁上,有很多小的压力感受器,就是为了感受膀胱容量和压力的变化。正常情况下,膀胱内尿量达到~毫升时,人就会产生尿意,有想要去上厕所的欲望,但还能忍住;当尿量达到~毫升时,膀胱壁就处于“一触即发”状态,一旦找到厕所就会开始排尿,此时的膀胱不会感到不适,因此将这个容量称为“膀胱生理性容量”。如果膀胱中的尿液超过了这一生理容量,却强行忍住而不排尿,这时候膀胱内的压力继续升高,膀胱壁发生过度的扩张,使腹部产生膨胀、压迫,甚至疼痛的感觉,即所谓的“憋尿”。如果这时候才开始排尿,膀胱壁由于过度扩张,收缩起来格外费力,就如同过度吹大的气球不易恢复到原来大小一样,所以会出现排尿困难,甚至完全尿不出来的情况。
憋尿除了引发排尿困难,还会引发其他危害。对于偶尔憋尿的人来说,膀胱肌肉会很快恢复弹性,影响不会太大。但是,若是频繁地憋尿,膀胱长期处于过度膨胀状态,膀胱肌肉就会跟抻过劲的橡皮筋一样变得松弛,收缩力量大不如前。外观上,膀胱会出现小梁、小室改变。同时,膀胱内的压力感受器也会变得迟钝,久而久之就会感觉不到容量和压力的变化,会进一步加重过度憋尿。这时候,膀胱就像一台马力不足的“水泵”,无法将膀胱内的所有尿液“泵”出,残存的尿液有时超过毫升,称为“慢性尿潴留”,容易引发膀胱炎等泌尿系统感染。
憋尿为什么会继发泌尿系统感染呢?有句成语说得好:“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正常的排尿不仅能排出身体内的代谢废物,还能够冲刷、清洗人体的泌尿系统,起到“自净”的作用。憋尿时,由于膀胱胀大,膀胱壁上的血管被压迫,膀胱黏膜血供减少,抵抗力大大降低,此时的膀胱犹如“一潭死水”,细菌就可能趁虚而入,大肆地生长和繁殖。长期憋尿的严重后果是膀胱输尿管反流、肾积水,细菌从膀胱上行进入输尿管、肾盂,损伤肾的结构和功能,最后导致肾衰竭。前列腺增生、慢性尿潴留的老年男性容易出现肾积水、肾衰竭,原因即在此。
另外,长期憋尿还是结石形成的原因之一。过度憋尿对女性的危害更大!经常憋尿,会使女性尿道括约肌发生痉挛,如同水库的阀门失灵后无法再灵活开关。女性不像男性有内外两个括约肌“阀门”,只有一处括约肌起到“阀门”作用。长时间过度憋尿,女性的括约肌“阀门”更容易疲劳、失灵,从而导致尿失禁的发生。那么合理的排尿间隔时间是多少呢?成人膀胱容量一般是~毫升,输尿管输送尿液的速度约每分钟1.5毫升,大约3个小时即可装满膀胱。所以,一般每3小时排尿一次较为合适(当然夜间睡眠时可适当延长)。小孩的排尿间隔可能更短,1~2小时就应该排尿一次。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保护好人体排尿的“水泵”——膀胱。出现尿意时,要及时排尿,避免过度憋尿,以免损害“水泵”,避免出现排尿困难,减少泌尿系统感染、肾积水、肾衰竭等严重情况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