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伤之地如今浴火重生(图)
2010年4月30日,青川县东河口村村民何清跃站在新家前。2008年5月15日,从外地赶回的何清跃在自家房屋的废墟上痛哭。一阙壮阔豪迈的史诗,在世人眼前展开。仅仅两年时间,当我们再度来到汶川地震灾区,这个人们记忆中山河破碎的悲伤之地,已浴火重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很难相信这一切。两年来,从援建到共建,汶川地震灾区从废墟中重生。近日,当再次踏访灾区的土地,看到的是一张张坚毅的面孔,一群群不屈的人们。他们用坚定的信念,在灾区大地上描绘着一幕幕气壮山河的画卷。汇聚五湖四海的力量震后仅仅一个月,10万援建大*迅速奔赴四川、甘肃、陕西的19个重灾县;几千万灾区干部群众擦干眼泪,从废墟上坚强站立,与援建者手牵手,共建新家园。来北川后相当长的一段日子,山中湿冷的气候加上水土不服,山东烟台援川指挥部副总指挥张耀征患上了关节炎,每晚裹着护膝在酸痛中入睡。他所在的北川县白坭乡震后成为与世隔绝的“孤岛”,张耀征很庆幸自己在电脑里存放了一部电视剧《长征》,在白坭援建的日子里,这部《长征》成了他的精神食粮。当来自广东珠海的工程专家张彤拄着拐杖爬上汶川县绵虒镇附近的一座山峰进行观测时,身边很少有同事知道,此时他正忍受着锥心般的疼痛。由于援建中意外骨折,张彤的右小腿里夹着一块钢板,四颗螺丝钉在小腿骨上。因为经常拄着拐杖到工地上走动,钉钢板的一个螺丝松动,脚踝处擦出鲜血。他每天不到凌晨3点不回宿舍,可一大早又走了,以至于初到汶川的一个月,他与隔壁的同事居然连一面都没见上。年青一代在灾区成长信仰是一种需要传承的力量。在援川的“80后”年轻人身上,我们看到了这种信仰正在年青一代中成长、绽放。青川县营盘乡是全县惟一不通公路的乡。然而,就是在这样一个偏远乡,“援建夫妻”徐世卿和陈芬芳的事迹却家喻户晓。来自浙江临海市的徐世卿原本打算在2008年底结婚,但得知市里要选派干部入川援建,他在第一时间提出了申请。当老师的未婚妻陈芬芳起初并不同意他入川,然而看到徐世卿决心已定,她只说了一句话:“我们把结婚证先领了吧。”2008年9月2日,临海市援建队伍动身入川的前一个小时,这对情侣匆匆领了结婚证。2009年春节,徐世卿利用回家的机会与陈芬芳举行了简单的婚礼。随后,两人一同来到了营盘乡,陈芬芳成为营盘乡小学三年级的语文教师和班主任。播洒灾区重生的希望青片乡是北川最偏远的乡,也是整个北川羌族自治县羌族群众最为集中的地方,震前活跃在当地五龙寨的羌族歌舞队是杨华武和许多羌族人心中的文化之“根”。“地震后我赶回村里,看着摇摇欲坠、空空荡荡的五龙寨,我的心都凉透了。”对于杨华武这位羌族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北川羌族艺术团团长来说,虽然老百姓的吃住都安顿好了,但没有人敢想明天会怎么样。歌舞队也散了,所有青壮年都出去找工作了。羌族的文化传承主要靠言传身教,人都散了,羌族的文化怎么办?就在杨华武陷入绝望之际,山东威海的援建队伍开进了青片乡。得知这里曾经有一支羌族歌舞队后,威海人当即决定紧急支援60万元资金,帮助杨华武重建羌族艺术团。从2008年7月1日起,重新组建的羌族艺术团开始了艰苦的训练。虽然每人月基本工资只有600元,可演员们每天早上7点就开始排练,一直到晚上11点,练了26天。羌族艺术团7月28日在擂鼓镇的第一场演出空前成功。在演出进行到一半时,突然暴雨倾盆,但现场没有一个人离去,甚至没有一个人打伞。演员们在大雨中演着,观众们在大雨中拍着手,一种莫名的情感在人群中涌动,掌声甚至盖过了风雨声。此刻,站在暴雨中的杨华武已经分不清脸上淌下的是雨水还是泪水。事后,杨华武说:“在我们的文化面临断层的时候,是威海援建者给了我们希望。这不仅仅是资金支持的事,这是威海人民的一片心,我们要加倍努力。”共建灾区美好的明天“三年任务两年干,甘洒热血建青川!”这是浙江援建者道出的心声。“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困难能战胜!”这是青川受灾群众喊出的口号。两年间,援建者和受灾群众一道,共建新家园,是地震灾区随处可见的场景。青川一片空出的板房学校,如今挂上了“江山白菇”高效栽培示范园区、技术培训基地的牌子,原本需要拆除的板房变成了菇棚。走进板房,只见房间里整整齐齐码放着的菇袋里,冒出了一株株“江山白菇”。在浙江省衢州市援建下,白菇将成为青川县马公乡农户未来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浙江衢州援建指挥部农艺师郑雪良说:“我们建立园区的目的,就是通过技术培训和带动示范,帮助受灾群众发展产业,为灾区插上腾飞的翅膀。”39岁的马公乡朝阳村村民李远华架着一副深度近视眼镜,他告诉,地震发生后,村里正为将来的产业发展发愁,当听到有新技术学,他毫不犹豫地报了名。现在,李远华一家四口已经搬到了技术示范园区,他和妻子在园区里学技术,每月每人还有1000元的工资。马公乡三台村村民何立海听说衢州援建者将建立技术示范园区的消息,第一个到乡里报了名。他与李远华一样也有两幢“江山白菇”板房生产车间,边学习边生产。何立海说:“有了对口援建的帮助,我们再加把劲,一起把灾区建设起来。灾区的明天一定会更好!”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