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积水症状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产后护理,盆底肌训练一定要注意
TUhjnbcbe - 2024/3/31 8:58:00

很多妈妈在生完宝宝后,都会面临一个很尴尬的问题——尿失禁。当我们大笑、打喷嚏、咳嗽甚至弯个腰时,就会感觉有尿液往外漏,这可如何是好?别急,今天北辰妈特地来为妈妈们普及一下产后尿失禁的相关知识。

一、产后尿失禁的妈妈不止你一人

很多妈妈对于产后尿失禁这个难言之隐往往会觉得丢脸、不好意思,但从数据来看,有这个问题的妈妈绝对不止你一个!

根据我国成年女性尿失禁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初产妇女尿失禁发病率是26.7%,其中城市妇女发病率更高,为31%。在美国,在成年女性中,42%生过孩子的女性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尿失禁。

在这要注意的是产后尿失禁的程度有轻有重,与妈妈的年龄、分娩次数,还有体重相关,年龄越大,孩子生的越多,体重指数越高,发生尿失禁的概率也会越高。

二、为什么孕后期和怀孕后都容易尿失禁呢?

在孕期和产后发生的尿失禁绝大多数是压力性尿失禁(StrssUrinaryIncontinence,SUI),指打喷嚏或咳嗽等腹压增高时出现不自主的尿液自尿道外口渗漏。症状表现为咳嗽、喷嚏、大笑、拧重物、爬楼梯等腹压增加时不自主溢尿。

1.孕期

很多宝妈应该很早就有发现了:在怀着小宝宝时,尤其是在孕后期,尿失禁便不请自来了,这不难理解,随着胎儿逐渐变大,子宫压迫膀胱,这会对充当开关作用的尿道括约肌产生很大的压力,进而当孕妈大笑、咳嗽时,膀胱内压力进一步增加,平时处于紧张状态的尿道括约肌便有机可乘,放松了少许,就会导致尿液不受控地排出。

2.产后

宝妈们继续有疑惑了:孕期是因为有小宝宝压着,可卸货之后为什么漏尿现象依旧不见好转。又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这就关乎于产科医生经常提到的:盆底肌

正常情况下,在妈妈的肛门、阴道周围有一群盆底肌肉、韧带和筋膜,就像一张吊床般把尿道、阴道、膀胱、子宫以及直肠等脏器紧紧吊住。盆地肌具有控制排尿、排便,支持盆腔脏器,维持阴道紧缩度和提高性生活满意度等多种功能。如果盆底肌肉这个吊床力量足够,筋膜组织健全,就能支持尿道对抗腹压,哪怕在腹压突然增加的情况下,尿液也不会被被挤压出来。

①可是妈妈们在怀孕时,盆底肌这个吊床早已被十几斤甚至是二十几斤的羊水、胎儿压了许久,再加上怀孕期间孕激素的作用,盆底肌正一天一天地松弛。原理类似于弹簧有它的弹性限度,超过了弹性限度,弹簧的弹性便难以恢复了。

②另外,在分娩过程中,盆底肌也会有一定的损伤,相关的神经血管有重创,特别是阴道分娩的妈妈,因为一般胎儿头部的直径约为9-10厘米,而正常的阴道直径只有约2.5厘米,当阴道受到胎头的挤压扩张,会导致盆底肌肉损伤、会阴部神经的损伤等。另外,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了产钳,对盆底肌肉群会有直接的伤害。据数据统计,阴道分娩的产妇在产后6周及6个月内压力性尿失禁发病率高于剖腹产。

三、产后尿失禁的危害

很多患上产后尿失禁的新妈妈,因为碍于面子,也觉得这并不是什么大事,便使用卫生护垫或保护性内裤。虽然这种方法能够暂时解决尿失禁的尴尬,但问题真的那么容易便解决了吗?

①可能会导致阴部瘙痒、溃烂:长期垫护垫会因为尿液浸湿,产生潮湿、细菌的环境,时间一长如果不及时更换,就会出现瘙痒、皮疹、溃烂等症状,甚至引起尿路感染、阴部炎症等。

②可能会发展为重度尿失禁:轻度的尿失禁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康复治疗,尤其是在女性进入更年期时,随着整个身体生理功能的下降,就有可能会发展为重度,而重度尿失禁随时都可能发生尿失禁。

③忽略盆底肌损伤的危害:尿失禁是问题本身,其根在于女性盆底肌损伤。当妈妈们的盆底肌损伤时,最常见症状表现为阴道松弛、压力性尿失禁、反复阴道炎、尿路感染等。如果没有及时做康复训练的话,日后还可能出现盆腔脏器脱垂、阴道膨出、直肠膨出、膀胱膨出、重度尿失禁等问题。

四、轻度尿失禁的改善方法

首先宝妈们可以给根自己据漏尿的严重性,将尿失禁可分成4度:

1度:咳嗽等腹压增高时,偶尔有尿失禁发生。

2度:任何屏气或用力时均可发生尿失禁。

3度:直立、行走时即可发生尿失禁。

4度:卧位时都可发生尿失禁。

轻度(1、2度)产后尿失禁可经由锻炼与运动,多可在三个月内复原。但中重度(3、4度)需要借助手术治疗。

以下是轻度尿失禁的改善方法,各位患尿失禁的妈妈们可以尝试一下:

1.训练膀胱:通过逐渐延长两次小便的时间间隔来训练膀胱,刚开始的时候去卫生间排尿的时间间隔可以定为60分钟,以后根据适应情况逐渐延长间隔时间,调整为90分钟、2小时、3小时、4小时。

2.锻炼括约肌:在有尿意的时候,不要马上去小便,推迟15分钟去卫生间,坚持锻炼1-2周,然后将时间调整为推迟30分钟。还可以坐在马桶上,小便到一半时,然后突然停止,反复练习。

3.产后进行盆底肌功能检查:建议产后妈妈都做一个盆底肌肉功能的检查,了解自己的盆底功能情况,以便进行相应的康复训练。一般医生会先进行问诊,了解产妇是否出现过打喷嚏或者咳嗽时不自主漏尿的情况。然后通过普通的妇检,观察产妇有无阴道膨出、宫颈脱垂等,必要时再进行盆底肌力测评。盆底肌力测评的结果正常应该在3-5级之间。不过,多数产后新妈妈的盆底肌肉力量只有0-2级,需要做相应的康复训练。

4.凯格尔练习(划重点):这就是上面提到的康复训练啦!凯格尔练习是一种盆底肌肉的收缩练习,可以帮助改善尿道和直肠括约肌的功能。在排空膀胱后,妈妈们可以选择仰卧位或直立,提肛感受到收缩,保持3-5秒,然后放松5-10秒,全程正常呼吸,每次10组,每天2-3次,如此反复练习,并持续坚持训练。

5.控制体重:如果妈妈们的体重增加太多也会增加尿失禁的风险,所以建议控制好体重的增加。

6.避免便秘:便秘时堆积的肠内容物也会增加对膀胱的压迫,加重尿失禁的症状。

7.护垫:早期锻炼时,还是建议用上万能的卫生护垫,不过一定要勤于更换,避免细菌滋生。

如果这些试过了都没有用,产后依然如此,建议你去看泌尿外科医生或妇科泌尿医生。一般来说,由于生完宝宝后妈妈的身体已有一定创伤,除了手术,还会有其他保守疗法如下:

1.生物反馈训练:通过生物反馈盆底肌进行治疗,在腹部贴上小电极片和应用内置于阴道内的电极来获取肌肉收缩的反馈信息,应用生物反馈技术能使得患者在训练中即刻感受到肌肉的输出,通过图像指导肌肉收缩运动训练。

2.低频电刺激治疗:利用低频神经电刺激治疗的目的在于增加肌肉的体积、使下尿路的反射活动正常、改善肌肉和毛细血管系统的循环,唤醒被损伤的盆底肌肉,增加盆底肌肉的肌力和弹性,使盆底功能恢复正常,并增强阴道紧缩度,提高性生活质量,同时有利于预防和治疗子宫脱垂、尿失禁等盆底障碍性疾病。

五、关于产后尿失禁的一些误区

1.剖宫产的妈妈虽然在数据上在产后发生尿失禁的几率比顺产小,但并不意味着其盆底肌肉没有损伤。

上文提到,使妈妈们盆底肌肉受损的过程有两个,一是怀孕时,二是分娩时。剖宫产的妈妈能避免分娩时带来的盆底肌损伤,但是整个孕期仍然是靠盆底肌来承托日益增大的胎儿,以及腹腔、盆腔脏器的压力。所以在没有分娩前,盆底肌肉便在持续受压中逐渐松弛,这不管是顺产和剖腹产都不可避免的。

2.是盆底肌修复不是骨盆修复!

现在很多月子中心推出了骨盆修复的概念,并常常放出下面这张图:

说产后妈妈的骨盆中间会开了一条裂缝,如果再不治疗,不仅会有产后大屁股,尿道肛门也不能得到有效的收紧,会容易导致大小便失禁,所以一定要做骨盆康复治疗!

嗯?对此北辰妈很认真地告诉各位宝妈说:这条缝其实是正常的结缔组织结构——耻骨联合。是正常的!女性正常耻骨联合间隙约4~6mm,在孕期时可增宽2~3mm,而在孕期扩大、增宽的骨盆,会在产后4-12周自行恢复正常!并不需要进行额外的修复。

只有当耻骨联合>10mm时(多数学者把耻骨联合宽度超过10mm时,定义为耻骨联合分离),才需要进行骨盆修复治疗,然而这种情况出现率小于1%!

所以,各位妈妈注意啦!骨盆中间的那条缝是本该存在的,如果月子中心再拿忽悠你去做骨盆修复时,一定要对他们说不!

写在最后:如果妈妈在产后有尿失禁的现象,千万别怕丢人,寻求专业诊断和辅助检查才能从根本上摆脱尿失禁。

1
查看完整版本: 产后护理,盆底肌训练一定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