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俗话“活人还能被尿憋死?”医学领域确实可以发生这样的事!
张先生因糖尿病20几年,损伤到神经系统,导致神经源性膀胱的发生,现在不能自主排尿,近期发烧、肾积水严重、残余尿量多,医院来寻求帮助,门诊后建议他进行导尿,下尿管后,间断放出了ml的尿,这真是活人差点让尿憋死了!
像张先生这种病人其实并不在少数,碰到排尿困难的时候,多半会通过压肚子等增加腹压的方法来排尿,往往忽略了肾脏的保护。知道用间歇导尿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的患者却并不多,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下,何为神经源性膀胱,何为间歇导尿.....
神经源性膀胱:由于神经性病变导致膀胱、尿道的储尿、排尿功能失常时,即发生了神经源性膀胱。其涉及多种神经系统疾病,包括脑血管意外、帕金森病、多系统萎缩、多发性硬化症、脊髓神经管闭合不全、脊髓损伤、糖尿病、手术和外伤等造成神经系统损伤,以及一些累及神经系统的感染性疾病等。
神经源性膀胱会引起多种症状,尿潴留、尿失禁、残余尿量增多等,如果处理不当可能造成膀胱输尿管反流、肾积水、泌尿系统感染和肾功能减退或衰竭。治疗神经源性膀胱关键在于膀胱的管理,保护上尿路功能,保护肾脏;其次改善排尿障碍症状以减轻患者生活上的痛苦。
间歇导尿有利于保持膀胱容量和恢复膀胱的收缩功能,避免膀胱过度充盈导致膀胱和肾脏功能损害,在神经源性膀胱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
哪些患者需要进行间歇性导尿?
1、神经源性膀胱:如脊髓损伤、多发硬化、脊柱肿瘤等导致的排尿问题;
2、非神经源性膀胱功能,如前列腺增生、产后尿储留等导致的排尿问题;
3、常用于诊断过程:获取尿液检测样本、精确测量尿液量、用于尿流动力学检测。
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要遵循什么原则?
神经源性膀胱治疗的优先次序是:
(1)维护正常的肾功能,保护上尿路以确保生存寿命;
(2)控制尿失禁;
(3)顺利排空膀胱尿液(减少残余尿);
(4)减少各式导尿管的使用。
而很多患者治疗跟以上的顺序是恰恰相反的,这样错误的治疗方法会导致肾脏功能损害,是不可取的的。
还需先进行影像尿动力学检查,制定个体化导尿方案
通过尿动力学测定识别识别并确认患者具有足够安全膀胱容量,每次导出的尿量不超过安全膀胱容量为佳。膀胱低压条件保护上尿路,同时满足低压条件下膀胱容量≥ml。
间歇性导尿的禁忌症
1、膀胱容积过小、压力过高、顺应性低。
2、尿道或膀胱损伤(尿道出血、血尿),尿道畸形、狭窄、尿道炎、尿道脓肿、尿道肿瘤等。
3、并发膀胱颈梗阻、严重前列腺增生症或尿道外括约肌严重痉挛。
4、严重膀胱输尿管反流和肾积水盆底肌肉或尿道外括约肌严重痉挛。
5、严重自主神经过反射。
6、严重尿失禁。
7、装有尿道支架或人工假体。
8、有严重出血倾向。
9、由于躯体(上肢功能障碍)尿管插管困难。
10、精神方面的原因(如临终关怀的患者)尿管插管困难。
当不满足间歇性导尿的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先通过药物、手术,尿动力学、泌尿外科学确诊禁忌症消除后,再进行间歇性导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