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积水症状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这位40岁女性一查已是肾衰竭,她的这一习
TUhjnbcbe - 2024/8/31 17:52:00

周逊肾内科主任

还是先直接介绍病例吧。

这是一位女性患者,年龄40岁。她于三月前感觉消瘦、四肢乏力及夜尿增多,去医院化验检查,发现患有肾炎。检查结果显示为,血常规之血红蛋白(HGB)g/L,尿蛋白(PRO)+、尿红细胞(RBC)79个/uL,尿白细胞(WBC)个/uL,尿微量白蛋白(mAlb)69.3mg/L、尿α1-微球(α1-MG)38.4mg/L、尿β2-微球(β2-MG)2.62mg/L、尿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NAG)21.1u/L,24小时尿蛋白定量0.43克,血肌酐(SCr)1.79mg/dL),内生肌酐清除率(Ccr)42mL/min,CT扫描可见双肾体积缩小、表面凹凸不平并肾乳头钙化影。患者的心率与血压均正常,自诉以前未患过肾脏疾病。

或许咱们读者并不能完全清楚如上检查的含义,笔者总结一下,简单来说,即该女性患者尿中有少量蛋白、并以肾小管间质损伤的尿中微球蛋白增多为主,“肾炎”诊断没有问题,并且已进入肾衰竭阶段。如若按照慢性肾脏病分期标准,该患者应诊断为慢性肾脏病(CKD)3b期,即属于慢性肾脏病中期以下水平。

那问题就来了,这位40岁女性患者怎么就得了肾炎了?是什么肾炎,即引起血肌酐升高及肌酐清除率下降的原发病到底是何种疾病?

随后,我们对其作进一步检查与询问,结果显示患者无肝炎、无糖尿病、无高血压、无过敏性紫癜、无反复尿路感染,乙肝“两对半”及“狼疮”指标均未见到异常。也就是说,该女性患者的肾衰竭,并非由乙肝病毒相关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性肾损害、紫癜性肾炎及慢性肾盂肾炎等疾病引起。那会是哪一种肾炎引起的肾衰竭?

由于该女性患者的肾脏损伤以小管间质为主,即“间质性肾炎”,作为对其诊治的医生应该想到哪些病因会导致此类疾病。一般来说,慢性间质性肾炎,可涉及遗传性、免疫相关性、感染性、药物性、血流系统疾病、梗阻性疾病及肾移植排异等方面原因。该女性患者可以排除遗传性及免疫相关性,也可除外肾移植与尿路梗阻,因为并无相关依据,更多应考虑是否与药物有关。

据此,进一步追问病史,原来这位女性患者经常有服用止痛药的习惯。根据患者自己回忆,大概于10多年前就开始服用各种止痛药,即我们说的“解热镇痛药”,早前吃过APC、安乃近与消炎痛,也经常吃感冒通、近几年经常吃芬必得与布洛芬等。总之,这位女性患者一有那儿疼痛就吃上一两片止痛药,而且到了近来,常常需要加大药物剂量止痛才有效果。

之前这位女性患者一直未提供如上情况,她并不是有意隐瞒,而是觉得这与自己所患的肾炎及肾衰竭没有关系。然而,该患者的慢性间质性肾炎(CIN)恰恰就与这类药物有关,即药物相关慢性间质性肾炎(D-CIN),叫镇痛剂肾病,最终导致慢性肾衰竭(CRF)。

何谓镇痛剂肾病?在解释这一疾病前,我们先要了解一下慢性间质性肾炎。慢性间质性肾炎(CIN),又称慢性肾小管间质肾炎(即CTIN),它是由多种病因引起,临床表现为肾小管功能异常及进展性慢性肾衰竭,病理以不同程度的肾小管萎缩、肾间质炎性细胞浸润及纤维化病变为基本特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在各种病因中,解热镇痛药就是其中原因之一。

而镇痛剂肾病,是因长期服用镇痛药所致的慢性间质性肾炎。根据对普通人群的流行病学调查,服用肾毒性药物是慢性肾脏病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解热镇痛药是最常见的致病药物之一,提示镇痛剂导致的慢性肾小管间质肾炎(CTIN)并不少见,必须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当出现如下这些易感因素时,则更容易引起肾脏受损。易感因素包括:有效血容量不足导致肾脏血流灌注不足(如高热、腹泻、脱水、失血、心功能不全等)、合并使用同类止痛药或利尿剂、同时使用沙坦类或普利类药物、高龄人群、糖尿病患者、不同程度的动脉硬化性肾脏病变,以及已有肾功能受损及酗酒者等等。

说到这里,或许有朋友开始紧张或担心起来:“我有时也吃止痛药,会不会已经是肾衰了?”。这里有必要说明的是,并非是吃了止痛药就一定会患上慢性间质性肾炎,甚至慢性肾衰竭。一般来说,指的是那些长期滥用或间断反复使用解热镇痛药的人群,而且必须累积到相当大的剂量,或为1kg以上。但如若本来就患有慢性肾脏病,尤其同时有如上易感因素的情况下,使用解热镇痛剂更容易引起肾脏受损。

最后笔者想说的是,这位40岁女性的经历为我们所有人敲响了警钟:即不要滥用止痛药,患有慢性肾脏病的朋友更不能随便使用止痛药,一定要在肾科医生指导下使用。

文章为作者周逊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1
查看完整版本: 这位40岁女性一查已是肾衰竭,她的这一习